编者按:
2017年10月,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瓷砖贴面项目的比赛中,我院选手崔兆举凭借自己精湛的技能、稳定的心理素质,一举战胜了来自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勇夺金牌,引来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先后有多家主流媒体对崔兆举同学进行了深度采访。
初心
“让世界因我们而为中国点赞”
……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平均年龄不到21岁的中国代表团斩获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荣登金牌榜榜首。梦想开花,载誉归来,少年心性掩饰不住心中喜悦:“颁奖晚会上,当主持人一遍又一遍地念着‘China’的时候,我觉得特别开心。以后不论走到哪里,我都可以骄傲地告诉别人,我是一名技术工人。我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社会改变对我们的看法,让世界因我们而为中国点赞:‘中国制造:牛!’”瓷砖贴面项目金牌获得者崔兆举兴高采烈地告诉记者。
然而在奖牌、掌声、鲜花和闪光灯的背后,这群少年也承担着别样的“苦”。但年轻人,从来就不乏苦中作乐的本领:
“瓷砖切口已经伤不到我了。”崔兆举举着已经被磨出一层厚厚茧子的双手俏皮地说。
瓷砖贴面项目,崔兆举的作品做到了以一根金属杆贴在瓷砖平面上中间不透光,同时一张A4纸不能插进去。
成长
新奇的兴趣、成功的喜悦、榜样的力量、自我的要求……初心,以一种由内而生的力量鼓舞着每一个年轻的技工,在磨砺技能的道路上从不止步。
杭州最热的时候,气温38摄氏度以上,室外地面温度更是接近50摄氏度。为了掌握胶泥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崔兆举经常在这样的室外环境下练习,一天6个小时下来,衣服都能拧出水来。一个作品需要600块左右瓷砖,识图、切割、镶嵌和抹缝,周而复始。崔兆举就是在这样无数个训练周期中,伴随着身后越垒越高的废瓷砖走向世赛的舞台。
枯燥而艰苦的重复训练是每一名工匠成长的基础,然而练就绝活,不是“熟能生巧”一词可以简单概括。
多琢磨、找方法、求创新,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使每一次训练都有进步和收获。
不同的行业,相似的经历,每一名“金牌工匠”的成长都离不开对初心的坚守,然而只有这样的精神动力还远远不够。
崔兆举来自浙江建设技师学院,这是一所有近40年办学历史的建设类技师学院,有建筑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的美誉。正是在这所学校里,崔兆举有幸遇到了他的启蒙教练——我国世界技能大赛瓷砖贴面项目第一位获奖者高艳涛,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开始了自己的世赛征程。
……
有专家表示,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是一个风向标,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在这群金牌工匠的人生选择和职业发展上,都折射出技工教育的蓬勃发展、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渴望、“工匠”社会地位的日益提高。当每一滴汗水都折射太阳的光芒,每一份付出都照亮梦想的天空,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才会真正形成。
传承
“让更多年轻人成为优秀工匠,展现中国力量”鲜花与掌声之后,崔兆举的生活重新回归平静,他又坐回了工程管理高技班的教室里学习。他说:“今后,我要把在比赛中获得的经验传授给我的学弟学妹们,帮助更多的年轻人成为优秀的工匠,展现中国力量,发出中国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