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砥砺前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6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品牌 构筑高地
构建科研服务地方经济新机制

  2011年,为更好的服务浙江经济,发挥浙财特色,学校专门设立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专项研究基金”,建立了“指南征集——申报立项——实施研究——过程管理——项目验收——结果报送”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探索出一条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主动为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决策做好服务,打造浙财院科研服务社会的“金名片”。目前,已有几位教授的“浙财研究”报告得到省委相关领导的批示。 

  浙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省份。年以来,浙江先后获批实施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和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四大经济创新国家战略。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作为地方财经院校,主动对接浙江“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多学科交叉,凝心聚力,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形成特色优势突出的“浙财”研究品牌,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校一直强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构建跨学院、跨学科,甚至跨学校的科研平台,搭建更多的校校、校企和校政之间的合作平台,使学校服务社会常态化。 

  到目前为止,学校共建有各类研究院、研究基地、研究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有研究政府监管的,有研究民间金融的,有研究财政规划的,有研究海洋经济的,有研究市场指数的,有研究外交人物的,有研究民营经济的……这些研究所都是和政府或者企业共建的,这为学校科研服务社会的常态化创造了必要条件。 

  “学校推进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思路是:既要走高端服务之路,更要重视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民生,不断拓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分管科研的副校长苏为华介绍道。学校为此大刀阔斧地改革了科研制度,出台相关政策,调整科研工作奖励办法,支持面向社会热点、难点的研究,重视对决策有指导作用的专项研究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文科院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新路径,实现学校科研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科研定位和思路的调整大大地提升了我校的科研水平和服能力。仅2012 年,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数就再创新高,一次性获准立项17 项,立项数居浙江省属高校第二位,全国财经类高校第6 位,全国高校第44 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砥砺前行
   第03版:财经茶座
   第04版:毕业季
编者按
构建科研服务地方经济新机制
率先开展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管制研究
在国内最早开展幸福经济学研究
用指数为浙江经济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为地方财税体制改革提供咨询服务
深入研究民营企业 为转型升级出谋划策
不动产研究所扎实服务地方经济
浙江财经学院报砥砺前行02构建科研服务地方经济新机制 2012-06-15 2 2012年06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