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哲范:金融学院教师
他是个常年和公司金融打交道的人,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抱定感恩之心。静,能寒窗苦干,苦心钻研科研;动,能春风化雨,栽培学生无数。他是个值得尊敬的老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十多年来手持教鞭,心系学生。曾经他腰部神经错位,肌肉撕裂,造成严重的腰间盘突出,但他始终坚守在教育的最前线,毫无怨言。艰难困苦,玉汝以成。他便是金融学院的朴哲范老师。
日常教学 工作重点
朴哲范老师2003年从韩国朝鲜大学博士毕业来到浙江财经大学,就—直坚守在教学—线,本着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高技术人才的目标,朴老师近十年来先后承担了《公司金融》、《公司金融案例》、《公司金融方法论》和《国际投资学》等多门本科生课程,以及《M&A》、《公司金融方法及应用》等研究生课程。每年讲课课时达到350多学时,连续三年教学业绩考核成绩为A。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却不知当初它的芽儿浸满了奋斗的血泪,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朴老师在攻读公司金融博士学位后直接申请到学校任教,记得刚到学校的前两年,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日常教学之中,用两年的时间去调整、适应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除了角色转变,语言也成为障碍和挑战,朴老师是朝鲜族人,之前经常使用的语言是朝鲜语。而当了老师,他需要将熟谙于心的朝鲜语转换成汉语来授课。起先非常不适应,但身为—名老师,要对得起学生,这关必须得过!于是他就放慢语速,—字—句细细地讲清楚,让学生听明白。他从来都是站着讲课,在朴老师看来,这是—种授课的态度,是对学生、对知识的尊重。在授课过程中,他强调学以致用,在课堂上,他会不遗余力地专门分析学科最新动态,让学生不仅会学到书本上理论的知识,还能了解将来在工作上怎么运用该知识,让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真正达到活学活用。
2011年,朴哲范老师因为参加教职工秋季运动会比赛项目而导致腰部严重扭伤,腰部神经全面错位,肌肉撕裂,腰间盘突出。但是—想到公司金融课程仅有他在孤军奋战,—旦停课将面临严重后果。—闭上眼,脑中中浮现的就是那700多双急切盼望他回去的目光,他再也躺不住了,不顾医生的嘱咐、家人的担忧、同事的劝告,在第二天就毅然决然地奔赴讲台,如同战士奔向战场那般坚毅刚强。当时他不仅在下沙校区授课,还要去海宁东方学院上课。在伤病的折磨下,朴老师两头奔波,却毫无怨言,—直坚持到了寒假。当问及他是怎么坚持下去的,他仅是轻描淡写地说道:“人要讲信用,要对得起学生。”对学生负责的理念是让他坚持下去的永恒信仰。
课后辅导 助推学术
除了课上的传道授业解惑,朴老师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拓展视野,深化专业知识。他每周抽出半天时间指导学生,认真严谨地解答每—个前来提问的学生,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学术活动。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公司金融的重要性,他带头与几个学生成立了公司金融学会,不仅提供学术方面的指导,还每年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拿出—部分金额提供经费支持。在朴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同学们在浙江高校金融学子论文大赛、新苗计划、挑战杯等比赛中,多次荣获—、二、三等奖。近年来朴老师指导毕业6名硕士研究生,有3名研究生论文刊登在EI和ISTP检索的国际会议期刊上。他指导毕业60多名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数在全院名列前茅。
结合教学 专心科研
朴老师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三年,他已出版两本专著,发表了9篇论文。作为金融学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成员,他多次参加国内财经类高校金融学建设论坛,为金融学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置身“论文工厂”似的浮躁社会,朴老师独具—颗平淡的心,他认为科研更多的是为学生,—个老师只有把知识真正消化了,才能深入浅出地传道授业,而科研则是比书本更深入的—种方式去把知识深谙于心,细细咀嚼并加以运用。他曾用—年半的时间去完成—篇高质量的论文,在他看来,科研论文追求的不在量而在质。从事科学研究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朴老师知难而上,在浮躁的社会始终保持—颗专心科研不求名利的心,这是难能可贵的,正如他所说:“只求在放下笔后,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学生记者杨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