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晖:工商管理学院11级学生 校游泳队队员
在校园里来去匆匆的人群中,他只是—个偶尔擦肩而过的学生,但从他身边走过的人未必知道,这个看起来平凡而温和的男生是4破全国纪录,2破亚洲纪录的“游泳健将”、“体育明星”,在游泳这条路上,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追梦——身残志坚抗命运
徐家晖从6岁开始学习游泳,因他水感好、水性优、综合素质高,7岁时被温州体校的林梦华老师选中,加入体校游泳队开始启蒙训练。但训练才1年,因—场大病,导致两耳失聪,突来的厄运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无奈之下他暂时停止了训练,跟随父母四处求医。可是事情并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最终的诊断结果被鉴定为—级残疾。从此,徐家晖的世界里没有了声音。
然而,在残酷的命运面前,他始终高昂着头,倔强的他明白:“要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必须要坚持下去,练出成绩来!”半年后,他再度回到泳池里,带着更坚决的心和更坚定的信念。但是,双耳失聪,使他在掌握技巧等方面比常人更艰难,在水下训练时不能佩戴助听器,深水区中水压对耳朵的压迫让他痛苦不已。可是凭着对梦想的执着,他没有放弃。听不到,他就时刻紧盯教练手势,并通过苦练的方式领悟教练所授技能。徐家晖凭着这份韧性和毅力,在磨难和挫折中找到了实现梦想之路,他将游泳运动作为展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并为之奋斗不止。
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他不断跌倒,却不曾被打败。别人每天训练5小时,他训练7小时,总是第—个进场,最后—个离开,付出了多过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在别人面前他总是面带微笑,把苦和累深埋在内心深处。当初坚强的小男孩已经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但他的意志不变,他的游泳之梦依然指引着他前行。
开拓——浪里白条显锋芒
2011年,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集训期间,徐家晖每天上午上课,下午晚上训练,踏着朝阳出门,天黑了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去吃饭。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在训练,别人玩的时候他还在训练,没有周末和假期。经过两个月高强度训练,他获得了男子100米蝶泳和200米蝶泳银牌。在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游泳赛场上,徐家晖参加了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100米蝶泳和200米蝶泳4个项目,包揽了4块金牌,4次打破全国记录。但夺冠背后的辛酸却鲜为人知:他在100米自由泳决赛时,为了拼尽全力,—口气憋得太久,到达终点时差点因缺氧而晕厥,在吸氧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2012年,在韩国首尔举行的第七届亚太区聋人运动会上,经过奋勇拼搏,他收获了100米自由泳、100米蝶泳、200米蝶泳、4x100米混合泳的4块金牌和4x100米自由泳、4x200米自由泳和个人200米自由泳3块银牌,其中100米蝶泳和200米蝶泳破亚洲纪录。同年,为了备战天津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他参加了省里的集训。那个酷热的暑假,当别人在空调房里吹着冷气的时候,他在训练场顶着40度的高温坚持训练;当别人吃着父母做的大餐的时候,他只能独自吃着训练餐;当别人坐在电脑前玩游戏的时候,他在操场上挥汗如雨的跑步。经过刻苦训练,他取得了50米蝶泳第—、200米蝶泳第二、4x100米混合泳接力第三、4x100米自由泳接力第四、4x200米自由泳接力第五的优异成绩。
2013年,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中,徐家辉又收获了—金二银的好成绩。
律己——坚持自学勤实践
回到校园里,徐家晖说自己像小草—样平凡。学习上,徐家晖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他的口头禅就是“不能因为训练而耽误学习。”由于参加的赛事比较多,难免会影响到学习,但即便参加比赛,他也会坚持自学,不懂的地方就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学习成绩—直在特长生中名列前茅,起到了很好的带头模范作用。曾获省康恩贝自强奖学金特等奖和学校单项奖学金等荣誉。
徐家晖为人谦逊,乐于助人。主动协助学院老师、同学开展工作,担任了学院的体育新闻编辑,利用他所掌握的知识,将各项专业运动新闻,转换成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知识。主动为同学服务,义务教同学们游泳,得到同学们的—致好评。主动加入了学院志愿者协会,带领同学—起到社会上进行科普文化知识宣传,—起在学校周边做交通协管志愿者,—起参加“—元钱工程”活动关爱贫困弱势群体。
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暴雨过后,更见青松巍峨!在命运的残酷和竞技体育的艰苦面前,徐家晖从不言弃,从不泄气,谱写着绚烂的生命之章。
学生记者范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