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5月1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心倾诉 用爱倾听 用能倾力
人文学院心理辅导站走笔

图为人文学院学生在Blueless小栈开展“饮茶故事会”活动

  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会选择找人倾诉还是闷在心里?在你想找人倾诉的时候,是否希望有个私密的空间,能让你不受打扰的敞开心扉?人文学院有个Blueless的心理辅导站,最近在学生中很走红。 

  暖心——营造一个温暖的心灵小屋 

  在人文学院楼402房间的门上,挂着一块精致的小木牌,上面写着“Blueless 小栈”,推门进入,迎面而来的是家的温馨。20多平方米的房间,拾掇地井然有序:粉色白花的转角沙发,一尘不染的玻璃茶几,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简单清爽的木质书架,此外还有两张圆桌,每桌旁围放几把皮质靠椅,轻柔的古典音乐轻轻的流淌在整个房间。布置看似简洁,实则颇费心思,小小的空间功能明确地被划分为四个区域:办公接待区、个体咨询区、团体辅导区以及音乐放松区。 

  有空的时候你可以来这里翻翻书,听听音乐,放松一下心情;有心事的时候,你可以来这里预约选择自己中意的辅导员或心理小栈工作人员,将自己的心事倾吐给他们;这里还会定期举办主题活动和心理沙龙,普及心理知识,开展心理团体辅导。 

  提起建设这个心理小栈的初衷,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吴玻说:“人文学院早自2011年底就成立了心理活动站,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活动中逐渐发现建设一个固定的心理场所,对于活动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营造一种家的氛围,让参与者有归属感”。于是Blueless应运而生了。取名Blueless,意在少些蓝色忧郁,多些快乐与开心。 

  大二的沈倩同学就是Blueless的常客,比较起心理情景剧、心理趣味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性格内向的她更喜欢常来这里坐坐。“Blueless就像是家,这里很温馨,工作人员也都是自己的同学。我来这里并不是因为心情不好,只是它让我觉得很放松。”自Blueless小栈建成以来,先后举办了5次小栈特色活动,每月一次的心理沙龙活动也在此开展起来,约有百名学生参与其中。 

  凝心——打造一支热爱心理工作的师生队伍 

  作为心理辅导站站长,人文学院分团委书记袁慧兰意识到想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借助学校力量,更要发动学生。“开展各种心理活动是为了营造重视心理健康的氛围,让同学们知道有了心理问题应该怎么应对,只有让学生学会自助和他助才是活动的目的所在”。为此,人文学院建设了两支学生队伍:学生心理安全员队伍和班级心理委员队伍。 

  自2011年4月,人文学院就成立学生组织心理安全部,负责招募学院热爱心理工作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工作,经过三年的发展,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如今的25人。唐晗怡是现在心理安全部的负责人,出于对心理工作的好奇,大一她便加入其中。在一年多里,经过心理主题班会、心理趣味运动会、心理情景剧、心理沙龙等大大小小的活动,小唐对心理工作的认识也从好奇转为了热爱,“心理工作原来是生动、活泼的,对我而言参加和组织活动不是任务与压力,而是一种自我教育和成长。”从她热情、自信、不失成熟的言谈中,很难看出她才是名大二的学生。 

  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则根据班级规模设立一至两个心理委员,在辅导员和班级寝室、同学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因为我们是同班甚至是同寝室同学,相互之间没有隔阂,同学们中谁有心理波动也易于掌握和沟通,作为心理委员,还是很能得到老师与同学的信任。”12文学班的心理委员肖蔼珈如是说。 

  学生心理队伍的建设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培训,三年来人文学院摸索出了以“团体辅导”、“心理委员培训”、“一月心谈心理沙龙”为主的心理学生队伍培训方式。曾多次邀请专业心理老师白羽为大家开展了“认识你自己”、“挑战心极限”等内容的团体辅导,每月定期由袁慧兰老师为同学们开展心理沙龙活动,主题涉及“感恩”、“缓解考试焦虑”、“如何表达爱”等多方面。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有实效,面向的学生也并不局限于心理学生队伍,普通同学只要你有兴趣有需求,就可以参加。 

  心理健康辅导的工作深入了,对辅导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自然也高了。目前人文学院的心理辅导员里只有袁慧兰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资格证,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辅导员章立峰在采访中表示实际工作中他深切体会到了心理专业知识对工作的帮助,目前不仅是自己,其他同事也都为参加心理专业资格考试而主动备战。 

  健心——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不论是一年一次的大型活动包括心理主题班会、心理趣味运动会、心理情景剧、心理素质拓展比赛等,还是小型活动如每月一次的心理沙龙、定期举办的B1ue1ess小栈特色活动,互动性强是吸引同学们参加的主要原因。心理趣味运动会、心理素质拓展和心理沙龙是目前最受大家欢迎、参与度最高的项目。 

  “我个人最喜欢心理沙龙,活动开始袁老师会带领大家先做深呼吸,让情绪平复下来,之后才是倾听、反馈、分享,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一场活动下来,不仅问题得到了解决,更掌握了一些心理疏导的技巧。现在遇到事情,我也会自我化解了。”肖蔼珈说到。 

  三年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全院学生当中营造出了重视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健康的氛围。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了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且取得了实效。自2011年9月年至今,为学生提供相关心理知识,解决心理困惑,编汇了心理简报6期,半月汇报表38 期,有异常情况及时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汇报,形成一个寝室-学院-学校三级联动的网络体系。接下来,人文学院还计划将心理辅导站进驻到生活园区,在加强校内校外交流学习的基础上,打造、提炼精品活动。 

  本报记者张晓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财经
   第03版:财经茶座
   第04版:财经
我所经历的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几件大事
校民进支部开展运河水质状况调研活动
快乐直通车“财大宝贝”向前冲
用心倾诉 用爱倾听 用能倾力
浙江财经学院报财经02用心倾诉 用爱倾听 用能倾力 2014-05-15 2 2014年05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