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有形状的诗”,领略汉语的诗歌本质及强大组合能力
对,你没看错,本届樱花文会的征文就是写“有形状的诗”。
有形状诗歌征文的理论依据:闻一多先生和杭高校友徐志摩一样,不仅是中国现代诗坛、尤其是“新月派”的一名主将,也是新格律诗最重要的理论奠定者。他发展了自己一以贯之的对诗歌形式美的思考和探索,总结提出诗要具备“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理论。这一理论主张对现代新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音乐美”和“绘画美”的原则得到普遍认可,但建筑美在诗歌界的实践中则难以得到广泛发展。
本届樱花文会征文就以此诗歌理论为发端,来向同学们征集富有建筑美的“有形状的诗”。让同学们领略具有诗歌特质的汉语魅力,领会写诗的快乐和“纠结”。更重要的是,网络时代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低,导致很多学生和汉语的美越来越隔膜,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不能只靠读来解决,也要靠写来体验。因此我们坚信,“纠结”多了,孩子们的语言(尤其是对精致汉语)领悟和表达能力就能增强了。
到截稿日止,我们收到校内外各初高中组稿件近3000份。其中不乏佳作,部分作品作为樱花絮语悬挂在一进前供同学们品赏。
更多文稿敬请点击鲁迅文学社博客相关博文欣赏:http://b1og.sina.com.cn/s/bog_51d5912290101cq1p.htm1
二、3月24日主活动日:这场聚会,关乎青春,关乎樱花,更关乎文学
24日,大雨。但大雨并未浇灭同学们的文学和青春热情。来自杭城乃至全省的文学爱好者数百人在9点钟就把杭高报告厅挤得满满当当。
在外场的杭高文化拓片、游园等活动,以及开幕前精彩的《一身诗意千寻瀑三世奇花万古心》樱花文会宣传片让活动迅速进入状态。9点30分,杭高党总支应益民副书记宣布:第八届樱花文会主题活动正式开幕。
前面的各种和文学相关的活动和游戏,精彩点迭出,让现场的喝彩和欢呼声此起彼伏,让到场的同学们不仅享受到了不同形式文学经典的滋润,也感受到了文学在生活中的乐趣及意义。主题活动的压轴节目是杭高2012届校友、杭高鲁迅文学社文创部长倪一宁带来的文学微演讲“美人赠我金错刀”及访谈,更为“文学能为我们做什么”这个主题画上圆满的句号。
三、纪念和传承意义
此外,2013年是杭高重要的纪念年:一则纪念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和省立第一师范成立100周年,二则纪念《友声》杂志创刊100周年。这让本届文化的文学意味和经典意味更加深长。为此,活动筹备组印行了《友声》100周年纪念刊,制作了樱花文会主题宣传页、明信片以及深受学生喜爱的木质樱花;并特意在主题活动中尝试用联诵的方式将杭高校史上最著名的五首校歌展示给大家,让有到场观众都感受到了杭高波澜壮阔星耀百年的文化。而鲁迅文学社人人网主页和微博的同步互动,更让活动借助网络社交平台为宣传杭高品牌、传播杭高文化、凝聚杭高人力量起到了非凡的作用。
四、其他
本次到场参加樱花文会的学校、文学团体和个人包括:杭高在校部分同学。
启正、建兰、文澜、青春、风帆、春蕾、大成、采荷、采荷实验、安吉路实验、周浦、保淑塔实验、十三中、丰潭、景芳、文海、东城实验、绿城育华、杭外、文新、求是、绍兴实验等小学、初中学校或文学社团的老师和同学们。
杭外、杭二中、杭四中、杭四分、杭七中、杭九中、十一中、师大附中、十四中、十四中分校、浙大附中、学军、长河、西湖高级中学、源清、开元商贸、中策职高、人民职校、富阳中学、余杭高级中学、德清一中等省内的文学同好。
来自浙大、上海交大、复旦、上海外国语大学、浙工大、浙商大、浙江传媒、浙江财经、杭州电子科大、浙大城院等高校及已参加工作的杭高历届校友和朋友们。
还有关心樱花文会的媒体朋友、家长朋友,来自美国多佛舒伯尔公立学校、St.Mar-garet Scho11、Queen Margaret Scholl的朋友,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
因花邀客,以文会友。樱花文会因为新朋旧友的到来而与众不同,感谢众多同学和老师的支持,樱花文会会继续发挥平台作用,为文学、为青春奉献更精彩的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