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之江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9月2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升执行力 增强凝聚力 共同实现学院超越式发展
——郑雅萍书记在学院2013年暑期中层干部会上的讲话(根据录音稿整理)

各位干部、各位同志:大家下午好! 

  时间匆匆,两天的暑期中层干部会议接近尾声。这是一次富有成效的会议,一次民主、团结、务实、奋进的会议。会议期间,大家围绕“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高水平独立学院的建设目标,共同剖析了学院上半年任务书完成情况,研讨了新校区学生管理及教学模式。不少建设性意见令人深受启发,学院将在今后就此作进一步研究和部署。 

  在大会召开的前几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围绕干部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为好干部画了一幅“标准像”: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我们要围绕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要求,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实践活动中去,提升广大领导干部的素质。结合学院实际,我也想借此机会谈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学院办学十余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令人鼓舞。但面对高等教育竞争的日趋激烈,面对兄弟院校的快速发展,面对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建设成为灵活适应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具有研究生招生能力的高水平独立学院”的发展目标,面对学院上层次、上水平的要求,我也一直在思考学院进一步发展的驱动力。尤其是昨天计院长分析了兄弟院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数据,触动非常大,我们真的需要争分夺秒,奋起直追。我想,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走群众路线,真正提升执行力。 

  第一,要有争创一流的使命感,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 

  在其位,谋其政,这是干事创业的根本。我希望,我们的干部要更好地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真正做到说干就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切实把学院的各项政策措施执行到位,把重点项目推进到位,把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具体来说,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 

  首先,我们要以超前的眼光来确定新的发展坐标,寻找新的发展亮点,有些指标要跳出自己看自己,跳出浙江看全国,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本年度,学院新推行的目标责任制考评体现了张校长提出的“同类比较,超越发展”思想。不少指标不仅是针对内部管理的,更多的是全国性、全省性的对比。从上半年的完成情况来看,各部门(单位)完成得各有千秋。差距的存在既有客观因素(有些项目尚未启动申报等),也有主观因素导致。希望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各部门(单位)能拉长短板,拉远视角,克服困难,破解难题。 

  其次,要深入贯彻好从严管理和两段式的全新教育模式。学院已为此专门成立了学生社区管理办公室,为探索学生管理一体化模式提供了机构保障。今后,在教育模式改革和学生管理模式改进中,将有诸多细节需要不断完善。希望广大干部能带领广大教职工在认识上高一层、在实践上先一步、在解决问题上好一筹,真正体现学院“培养社会有用的人”的人才培养理念。 

  第二,要有超越式发展的紧迫感,做到司其职、尽其责,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 

  张校长昨天提到的超越式发展是非常符合学院发展趋势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思考和解决。 

  首先,要建立更加切实有效的制度体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完善制度建设将更加保障干部权益,推动学院高效、有序地运转。制度建设分显性建设和隐性建设两种。学院办学以来,各部门(单位)针对发展需要和办学实际,相继出台了不少好的规章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学院发展至今,部分制度已经跟不上发展新形势,需要及时完善,大胆创新。另一种是隐藏在我们具体工作中的各种隐性制度,它包括校园文化、工作氛围和工作体系等等。这些隐性的制度或许无法成文,但却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元素。例如,“尚德致知,敢为人先”的之江精神需要在新时期得以进一步弘扬。我们的干部如何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们的教师如何主动示范,我们的学生如何自觉践行,这些都是我们在跨越发展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其次,要实现压力传递,进一步明确每位教师的发展目标。学院近年来参考他校做法,逐步采用量化考核的方式,以此推动教职工成长。但在推行过程中,仍有部分教师持有老观念,心存不理解,这一方面需要各位干部做好沟通和管理工作,使得大家统一思想,转变作风;另一方面就需要各位教授、业务骨干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对年轻教职工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促使大家尽快找到教学科研上层次的正确途径,找到人才培养上规格的合适路线,找到深入贯彻落实目标的方式方法。 

  最后,广大干部在管理上要注重方式方法,要刚柔并济,积极融入“家人意识”,走群众路线,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形成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 

  第三,要有时不我待的危机感,做到勇创新、求突破,始终保持积极的进取心。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我们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显然,海尔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更有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同样,对之江学院而言,我们正处在“二次创业”中,会出现新问题、遇到新困难,这需要我们既能挺起胸膛抓机遇、谋战略,也能放下身段常反思、干实事。今后,我们要始终从本科院校的角度出发,站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制高点,审视高等教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立足浙江,放眼全国,找准定位,寻找差距,以前瞻性的眼光谋划未来,全面参与到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来。 

  同时,还要善于用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而不是简单地采用“拿来主义”应付了事。有的需要结合实情,探索自己的新做法;有的需要虚心求教,善于争取举办方的支持,积极开拓各类资源。我们的学科建设要善于向本部或者其他高校寻求实实在在的指导。我们的产学研平台可以寻求省有关部门和绍兴当地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之前学院和中旅集团的深度合作,已经为我们产学研合作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整体提升带来了良好开端。 

  另外,学院提出“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建设目标,不光是各项指标的增长,更要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精神文明等各方面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参与热情,深入挖掘潜力,实现内涵式增长,使之真正具有全国影响力。否则,光干部具备创新意识,而一线教职工仍墨守成规,也是难以真正提升执行力,增强凝聚力的。 

  最后,各部门(单位)要注重协同创新,加强合作拓展。从一所本科高校的角度来看,我们与兄弟院校的竞争是整体的、全面的竞争。张校长、计院长在昨天的讲话中,都反复强调要注重学科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这并不是说其他工作就不是学院发展核心,不需要重视了。事实上,学科建设是整体推进教学、科研、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甚至是综合保障的重要着力点。就像张校长所说的,如果不搞科研,不接触前沿理论和技术,就难以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就难以培养出社会有用的人,也难以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队伍,也难以形成各类教育培训等产业体系。但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遵循张校长提出的“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实施原则,强调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最终实现“重点突破,带动全体”的良好景象。 

  同志们,在学院迁建和内涵建设的“二次创业”时期,正是因为有大家兢兢业业地付出,踏踏实实地工作,我们之江学院才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的之江梦才能照进现实。如今,学院的发展方向已经明确,发展目标已经清晰,我们不仅要保持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依靠高度的教育责任心和准确的历史方位感不断前行,还要加强学习,勇于创新,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执行力,增强凝聚力,共同谱写属于之江学院的灿烂华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之江新闻
   第03版:之江人物
   第04版:副刊
张立彬校长参加学院2013年暑期中层干部会并作重要讲话
学院召开教师节座谈会探讨纠“四风”促发展
计建炳院长在学院2013年暑期中层干部会上的讲话
学院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
提升执行力 增强凝聚力 共同实现学院超越式发展
之江学院报之江新闻02提升执行力 增强凝聚力 共同实现学院超越式发展 2013-09-20 2 2013年09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