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题目后标“↑”,则答案填写顺序为自下而上)
杭高现在的正式名称(全名)
1、后人纪念杭高创办者林启所撰写的对联联句。也是著名的西湖三怪之一,描述一座山的特点
2、马克思理论著作,首部中文全译本由杭高教师(即纵向7)1920年春完成
3、五四时期就读于杭高(省立一中时期),著名经济学家、院士
4、杭高(杭州府中学堂时期)教师,中国新闻界楷模,1926年被军阀杀害于北京(↑)
5、成语,一心追逐利益,别的什么都不顾
6、杭高(一师时期)国文教师,被誉为四大金刚之一。复旦大学校歌作词者
7、杭高(一师时期)国文教师,被誉为四大金刚之一。后曾任复旦大学校长
8、杭高(省立一中时期)校歌歌词,表达对祖国的祝福
9、杭高(一师时期)知名校友会名称,后曾创办私立中学,为浙大附中的前身(↑)
10、单位名称,即两种电或声功率之比或两种电压或电流值或类似声量之比;还是一种测量声音相对响度的单位
11、唐伯虎的一幅画作名,前两字恰好是著名作家和新闻人、杭高校友曹聚仁(在校曾任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号
12、一所省立中学的简称,解放初和市立中学一起并入杭高
13、成语,意为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
14、寺庙名,杭高前身养正书塾即兴建于其址之上(↑)
15、杭高(两师时期)教师,早期进化论传播者,其书法被康有为誉为“浙省第一人”
16、崇祯皇帝死后,由明皇室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抵抗满清政权的统称
17、清代著名学者,曾任浙江巡抚,纵21即是他题写的(↑)
18、杭高校园内花园名,内有中国工程院院长、杭高校友徐匡迪题写的“江南名校百年树人”刻石(↑)
19、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共青团团中央第一任书记、杭高校友施存统曾用过的化名
20、杭高(一师时期)教师李叔同为嘉奖毕业学生杨贤江(教育理论家)而手书的条幅内容(↑)
21、浙江巡抚为浙江贡院(地址即今杭高)题写的楹联联句,描述杭州秋天最壮美的景色
22、1958年我国启动的一个科技攻关项目,我校校友、著名科学家钮经义作为该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之一。1965年,该项目组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人工结晶蛋白质的合成,后以钮经义的名义申请诺贝尔化学奖提名
23、杭州街道名称,杭高前身养正书塾的地址
24、二战期间由美国人组建的在华抗日空军战队的简称,杭高1942届校友舒寿祺曾服役于该组织
25、白居易词句,表达对江南的眷恋之情
杭高大门与一进之间的道路名称,同学们平时嫌它太短,早上要迟到时嫌它太长。已有600年的历史
26、杭州街道名称,其3号是纵6提及校友的故居,也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浙江地方组织的最早遗址(↑)
27、一代太极宗师,曾参加1929年由杭高校友、武术家、辛亥革命元老黄元秀组织的“放庐”武术盛会
28、金华地名,杭高师生在抗战时曾迁此地
29、徐悲鸿书赠杭高美术教师孙多慈诗句,开头二字为“付与”,请补出后五字(化用李义山诗句)
30、杭高与同济大学合作创办的特色班,高中毕业后直升同济大学。二进教学楼有其1937届和1938届书赠母校的匾额
31、成语,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32、日本为中国留学生创办的语言预科学校,鲁迅和夏丐尊等杭高校友均就读过
乾隆皇帝为鼓励士人努力读书而题写的诗句,现已成为杭高人的励志名言之一
33、杭高校友,是最富盛名的武侠小说家
34、杭高(省立一中时期)校长,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同盟会员
35、杭高(浙高和省立杭高时期)校歌歌词
36、杭高校友、著名诗人汪静之的一句诗,鲁迅文学社的前身“晨光社”即取名于此句
37、通过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
38、美术教育家,杭高(一师时期)教师,西湖边的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即由其设计
39、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提到的词语,后成为杭高办学理念之一,现作为改革运动的口号为人所知(↑)
40、1919届校友,中国古植物学奠基人,陆相地层研究先驱,院士(↑)
41、林启墓前早期牌坊上所书内容
42、孔子弟子名,性格直爽(↑)
43、青田地名,栖霞寺所在地,杭高(联高)抗日战争时曾迁于此
44、鲁迅给瞿秋白赠联,上句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45、诗人,哲学家,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获此奖项的第一个亚洲人(↑)
46、杭州广济医院主持人,英国人
47、俗语,下句是日久见人心
48、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嵇康曾与之绝交,但临死前又将儿子托付给他
49、杭高校友,20世纪80年代总编《世界经济导报》,使其成为当期最有影响力和活力的报纸,不亚于现在的《南方周末》(↑)
50、浙江一师(杭高)校友会会刊简称
51、金木水火土的总称(↑)
横向(题目后标“←”,答案填写顺序为从右到左)
一、熟语,意为豁达大度、胸怀宽阔,是个人有修养的表现。常与“海纳百川”连用
二、成语,意为杰出的才能和谋略
三、作家,1923年曾作为北京女高师旅行团来杭高(一师)参观,对杭高当时的情况多有记载
四、两度出任杭高(省立一中时期)校长的钱家治(钱学森之父)的家庭住址
杭高与上海中学、扬州中学、苏州中学的并称
五、杭高校长,数学教师,一进和扇形教室之间有其塑像
杭高(省立一师)校歌歌词
六、古代举行科举考试的场所,杭高现校址即是该机构旧址
本校全体师生(无论在校的还是不在校的)的总称,也是杭高校友通讯的正式名称
七、杭高历史上著名学生运动,发生在1920年
八、杭高(联高时期)校长
九、杭高校友黄元秀为灵隐寺正门题写的匾额(←)
十、杭高校友曹聚仁的一本回忆性作品,对其在杭高求学的情况记载很详细
十一、曾为林启的幕僚,襄助林启开办养正书塾
十二、鲁迅幼时的乐园
十三、杭高(养正书塾时期)国文教员,著名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解放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等职
十四、王之涣诗句
十五、杭高(两师时期)生理化学教师,其在一进前栽种的樱花至今为杭高学子爱慕;樱花文会在其逝世70周年之际创办
十六、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全国性革命政党的简称,经亨颐、黄元秀等许多杭高校友都是其成员
十七、杭高(浙高和省立杭高时期)校歌歌词
十八、一种以光电倍增管等光探测器在不同波长位置测量谱线强度的装置
十九、晚唐党争派别之一,其核心人物曾两度为相,也曾被贬海南
二十、杭高(省立一中)校友,在校期间担任学生自治会评议员,组织新吾学社,参与创办《双十》《浙江新潮》等刊物
二一、杭高(一师时期)校歌歌词,夏丐尊作词,李叔同作曲
二二、蒋梦麟为杭高(省立一中时期)校刊所题词
二三、杭高校友,在校期间当选为杭州学联执行部理事长。国民革命时期是浙江党政主要领导人
二四、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夸张表达人物情绪时放大、延长的手势,也指戏曲服装为完成上述动作而设的延长部分
二五、孟子弟子名,也是《孟子》一书的篇名
二六、中国固有领土,沈复《浮生六记·海国记》中的《册封琉球国记略》曾提及路过该岛,叙述中也表明主权
二七、杭州街道名称,在养正书塾(此前纵14提及寺庙)东(←)
二八、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杀害的杭高校友、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在校时笔记本封面的题字
二九、俗语,前句为“世上本无事”
三十、成语,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流水一样永远存在
三一、郑渊洁童话中男主角,诞生于1981年的2月10日,他学习成绩一般,不是学校老师喜欢的那种乖孩子,但他心地善良、正义勇敢,身上有故事
三二、努力实践的文言说法,儒家认为,只要这样就能“近乎仁”
三三、成语,形容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革命烈士、杭高校友金甲武曾以作为毕业赠言书赠同窗
三四、杭高国文教师、四大金刚之一的夏丐尊所翻译的卢梭作品名
三五、孤山景点名,为纪念林启而设。是杭高学生经常去的第二课堂活动基地
三六、杭高校友郁达夫题字,上句为“多难可以兴邦”(←)
三七、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其父钱学榘为杭高1931届三年级甲班学生
三八、上海著名建筑材料商,为确保质量,砖上刻有砖厂老板姓名。杭高科学馆(现图书馆)建造时多用其企业青砖,同学们有兴趣,可去研究一下
三九、五岳之首
四十、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很具有文献价值
四一、原意为大拇指,经常比喻杰出人物,或在某一方面居于首位的人物
杭高校长经亨颐为学生社团活动题写的8个字
四二、菊科植物名,黄色。鲁迅在杭高任教时曾和同学们探讨过这种植物
出自庾信《徵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比喻不忘本。1985届校友据此刻“思源”二字于杭高校园内,以示母校情深之意
四三、浙江文成地名,杭高(联高)在抗日战争时曾迁于此处
四四、语出《庄子·逍遥游》,描述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之后的行动
四五、晏殊词句,被王国维拿来做人生三境界的说辞
四六、著名画家、杭高校友潘天寿1931年作品名
四七、纵33所提及的校友在香港主办的报纸名称
四八、杭高(省立一中、浙高时期)校长,当时以教育部部长、浙江大学校长的身份兼任。也担任过北大校长,被誉为“一代儒宗”
四九、《论语》章句,下句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