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第三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5月3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四青年”方豪的教育之路

  方豪(1894-1955),浙江金华人,字淑新,又名方新,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金东区澧浦镇方山岭村(方山)人。当年他可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曾受到孙中山接见。五四运动中,身为北京学生联合会和全国学生联合会首任主席的方豪与傅斯年、罗家伦都是先锋。五四运动后,他是唯一留在大陆的学生领袖,并投身于教育救国之路,曾担任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浙江省立第五中学校长、浙江省立第七中学、安徽省立第一中等校校长达30年之久。

  五四运动的急先锋 

  方豪1914年毕业于杭州安定中学(现杭州七中),入国立北京大学法学院学习。在校就读8年,先后攻读政治、法律、哲学等学科,知识广博,功底扎实。 

  在影片《建党伟业》中,方豪大约在第70分钟左右出现,即五四运动前夜陈独秀召集学生领袖开会时。林申饰演的方豪慷慨陈词,说:“领土不整,国家必亡。”然后陈独秀鼓励大家:“同学们,历史的重要时刻到了!” 

  电影中,方豪的镜头穿插于整个五四运动。他和其他学生领袖站在队伍的最前列,拉横幅、呼口号。随后,他与学生们包围赵家楼,他钻进门缝游说守兵:“同胞们,我们是亲人,我们的枪应该去打欺负我们的列强!”火烧赵家楼之后,方豪还在陈独秀获保释出狱后出现了一个镜头。可以说,在这部明星云集的电影中,方豪的出镜率相当高,台词也多,算是戏份颇重了。 

  历史上,1919年,《巴黎和约》签订后,其秘密联络一部分北大同学,发动了以“内除国贼、外抗强权”为口号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5月7日,方豪即南下天津、上海、杭州、广州等地,沿途向群众宣传,发表演说,策划南方各省市广大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并在上海晋见孙中山先生,受到孙先生的亲切接见。 

  由于方豪是全国学生中的领军人物,1919年6月3日,北京学联在北大第一院举行学联会议散会时,方豪在沙滩东口被捕,关押在首都卫戍司令部;这是北京第二次大规模逮捕青年学生的血腥事件。一共逮捕了46名所谓各大专学校的激烈分子,此时担任北京学联会的主席的方豪被认为是为“主犯”之一(其余二名“主犯”是工专的夏秀峰和法专的何其伟),方豪被关押至1920年2月初才被释放。

  走上教育之路 

  与方豪并驾齐驱的罗家伦、傅斯年等,五四后亦各奔前程。不过比起罗、傅二人,方豪没有背靠国民党的高官,也没有弃大陆赴台湾,而是深受蔡元培先生的影响,认为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是将来国家的栋梁。加之经历五四后,他目睹与感受到的一切,使他更坚定不移地走上了教育爱国之路。 

  方豪毕业前的三个多月,安徽发生了一次政治运动。安徽督军倪道琅捕杀了安徽学生联合会主席姜高琦,于是引发了省内一次反军阀、反专制的政治大斗争。安徽学生借鉴北京学生五四运动的经验,认为方豪可以为他们出谋划策,领导他们进行斗争,就派代表到北大请他去做安徽第一中学的校长。 

  当时各省在每一个府(相当于今天的专区或地级市)设有一所省立中学,省立中学的师资设备比当时的私立中学或教会中学要好得多。当时大学很少,省立中学在地方上有崇高的地位。方豪考虑到自己学业尚未完成,距毕业还有几个月,答应以后再考虑。 

  后来安徽省政府也出面邀请,同时安徽学生联合会再派代表去北京坚请,结果方豪同意了。那是1921年8月的事。任用外省人当省立中学的校长,在安徽教育史上方豪是第一人。从1921年8月到1924年2月,方豪在安徽省立第一中学当了两年半的校长。 

  浙江省教育厅得知方豪在安徽办学很有成绩,教育有方,厅长张阆生就派了一位姓蔡的督学持厅长的亲笔信来到安徽(其时安徽省会在安庆),邀请方豪回浙江接办省立第五中学(即今省立绍兴中学)。 

  方豪是浙江金华人,信中说:“楚材晋用,未免可惜,应为桑梓服务,为本省培养青年学生。”方豪感到盛情难却,就于1924年2月辞职回到浙江,接任浙江省立第五中学校长一职。刚到绍兴两个月,齐卢战争爆发了,浙江省的中学全部停课,只有方豪所在的第五中学坚持上课,弦歌不辍。一方面固然是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与方豪的声望有关。在学校经费接济不上时,上自校长,下至勤杂工,不分等级一律月支生活费十元,众人一心,同甘共苦。所以在齐卢战争中,只有省立五中从未停课,结果受到当局的嘉奖。自1924年2月到1927年2月,方豪整整当了三年浙江省立第五中学的校长。 

  金华地区在浙江省政府工作的开明人士以及沈钧儒、马叙伦等人认为方豪办学成绩卓著,很有办法,一定要他回金华家乡去服务。从此,自1927年3月起到1948年止方豪在浙江省立第七中学(今为金华一中)整整当了二十余年的校长。 

  方豪1927年接任省立第七中学校长时,正值北伐告捷,定都南京。当时政府规定:凡是公教人员一律都要参加国民党,不管你是否愿意。故方豪加入国民党的志愿书就和省立第七中学校长的任命书一同发下,这种入党方式,完全是被动的。 

  1937年6月,这时浙江省政府已避难金华,浙江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支部筹备处,筹备处主任是宣铁吾,指导员是黄绍竑,他们认为方豪是金华本地人,又已经当了多年的校长,人地皆熟,把他亦拉入团内,可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青年团。于是委任方豪为青年团筹备会干事。但筹备会成立不久,金华中学就迁往乡下,后又由乡下迁往浙东腹地的山区缙云,方豪忙于繁重的迁校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参加团的实际工作,仅挂了一个虚名而已。 

  三民主义青年团浙江支部整整筹备了八年,1946年5月才算正式成立,省代表大会选举方豪为监察委员。浙江三青团支团部成立了不到一年,就开始闹归并,结果将三青团的执行委员和监察委员一起并入国民党省党部,作为省党部的执行委员和监察委员,方豪的省党部监察委员的头衔就是这样来的。 

  1947年,国民党中央大放厥词:提倡民主政治,而且接二连三地搞所谓的民意选举。由于方豪搞教育名声在外,于1947年被金华民众选举为第一届浙江省参议会议员,接着又被选为金华地区的议长。 

  1948年,方豪又被金华地方民众选举为金华地区国大代表。 

  方豪当时已看清国民党的腐败、堕落的本质,在历次选举中坚持“三不”:一不靠党(国民党),二不靠团(三青团)、三不拉拢(请客)。他这样说也这样做。在历次选举中,他都是由民众自发提名才当选的。 

  1948年,浙江省政府调他去杭州接任省立杭高的校长,方豪在省立杭高担任校长一直到解放。 

  方豪在五四运动后即选定以教育为终生职业,到解放时为止,他连续担任了30年省立重点中学的校长,实现了自己的宿愿。解放以后,不是方豪不愿意继续担任校长,而是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一个跟着一个。如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运动等等,加上他解放前加入过国民党、三青团,担任了相关职务,当过国大代表,参议会议长等,有一连串“头衔”。所以每次政治运动,方豪都无法逃脱挨批、受整的厄运。所幸新中国教育部长马叙伦是方豪的老师,当年在北大教书时对方豪十分了解。经马叙伦的帮助,方豪被调到华北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才免遭厄运。学习结束以后,方豪被分配到杭州蕙兴中学教书,终止了他长达三十年的校长生涯。 

  1955年2月,方豪在杭州逝世,终年仅61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第一版
   第02版:第二版
   第03版:第三版
   第04版:第四版
五四时代的我
“五四青年”方豪的教育之路
杭高人第三版03“五四青年”方豪的教育之路 2013-05-30 2 2013年05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