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第三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1月1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缘山校友的杭高三年

  【编者按】李缘山,冯和兰烈士之子,1942年出生于大碶横河小李家。李缘山校友于1956-1959年就读于杭州一中(今杭高),1963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今圣彼德堡大学)东语系孟加拉语专业。1963年至1976年在北京广播学院工作,任孟加拉语组组长、教员,是中国孟加拉语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主持并担任北京广播学院历届孟加拉语专业的教学工作。1976年调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历任孟加拉语组组长、第三亚洲部副主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巴基斯担记者站站长等职。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1966年到2003年的几十年间,曾多次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和孟加拉国总统、总理、议长等担任翻译。现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孟加拉语译审,中国传媒大学孟加拉语教授。 

  李缘山翻译出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著名作家泰戈尔的著作约20万字(小说《秘密财宝》、《屈辱》、《骷髅》、《最后的话》等),编著了《孟加拉语实用语法》、《孟加拉语教程》(上、下册),主持了《孟汉词典》的编撰,翻译定稿出版的中译孟著作100万字,主要有毛泽东的部分著作,《人民日报》的主要社论及民间故事等。 

  有趣的是,李缘山校友对中学时代的资料保留非常好,通过他的日记和其他一些物品,我们大致可勾勒出一个杭高学子的三年高中生活轨迹,我们也借此了解上世纪50年代的杭高教学等多方面情况。

  1956年9月-1957年2月 

  考人浙江省杭州第一中学,就读于高一(1)班。所学科目共计十三门:汉语、文学、代数、几何、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历史、地理、俄文、体育、制图、军训。成绩为五分制。第一学期除代数、历史3分,其余七门为5分,四门4分。操行评分5分。评语为:学习尚努力,思想灵活,对喜爱课程能独立思考,但有偏科,对文史不重视,作业有拖拉。锻炼积极。历史课代表工作不积极。能关心时事和班级(比过去是进步啊),政治要求进步,但在人团问题上要求过严,认为所有缺点都改正后才能申请。待人诚恳直爽,但有时说话不够谦虚。

  1957年3月-7月 

  从这一学期开始外语增学英文,另增园地实习一项。除代数仍为3分外,其余皆为5分(7门)和4分(5门)。操行等级为乙等。评语大体与过去相类,部分如下:政治要求进步但不迫切,能明辨是非,但对同学不良现象往往听之任之。望加强政治学习、组织纪律性,克服自由散漫倾向,争取人团。

  1957年9月-1958年2月 

  升人高二年级。所学课程十一门:文学、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俄英文、体育。代数成绩有明显进步为5分,但新开的三角课只有3分,政治课竟只得了1分(2分为不及格)。操行评定仍为乙。评语有:生活艰苦朴素,热爱劳动,在几次义务劳动中表现突出。但政治要求进步不迫切,大辩论不积极。急切希望加强政治学习,力争上游,争取全面跃进,以不负党、国家和父母对你的期望和培养(对一个革命烈士后代,这话似乎很重啊)。

  1958年

  全国大跃进的一年,也是十六岁的李缘山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一年。用他的话说,他从“不关心政治”,到渐渐养成“天天细看报纸的习惯”,通过参加大辩论,他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如高中生下乡、工农生活差别等有了新的认识,开始“认识到知识分子到实际劳动中去锻炼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参加一系列的勤工俭学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他的劳动技能、劳动观点、劳动人民的情感都得到了加强,“一年学到的知识胜过了以往十年”。

  1958年3月某星期天 

  参加学校组织的绿化劳动,地点在玉皇山附近。李缘山一人就挖了16个树坑,并作诗一首

  1958年5月 

  由于母亲陈文舟从省人民委员会下放到宁波忠介街小学,李家从杭州环城新村11幢搬到宁波市广福路2号,这是解放后全家的第五次搬家,从此李缘山只能住校。前四次分别为:1950年搬到省保育院;1952年搬到将军路洽丰里;1954年搬到泗水新村;1956年搬到环城新村。

  1958年5月初 

  杭一中校运会,高三(1)班获少年女子组总分第一,男子组第三。李缘山获铁饼(1千克)第一名,成绩31.25米。手榴弹第三名。

  1958年6月 

  代表杭一中参加了杭州市第六界学生体育运动会上获铁饼少年组第五名,成绩28.25米。

  1958年5月20日-6月11日

  到浙钢参加勤工俭学劳动,被评为学校积极分子,一级工,发了一件背心。

  1958年6月 

  参加学校大办工厂运动,收集废铁。 

  1958年7月20日-8月初 

  到上泗区参加早稻抢收和晚稻抢种劳动。

  1958年8月 

  因积极参加勤工俭学劳动,成绩显著,获积极分子奖状。 

  1958年8月1日 

  在抢收抢种义务运动中成绩显著,获杭州市上泗区政府奖励。

  1958年8月6日 

  在抢收抢种义务劳动中被评为超级积极分子,获奖状。

  1958年8月12日-16日 

  在中村0079部队参加杭州市军事野营活动。

  1958年9月-11月 

  参加大炼钢铁运动

  1958年10月 

  因在本校钢铁生产运动中成绩显著“起了先进作用”获校长奖励。

  1958年9月-1959年2月 

  升人高三(1)班。因担任副班长工作和劳动时间大量增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三角、外语仅3分,几何、历史5分,语代物化4分。品德评定为甲。评语显示一年来他在政治思想觉悟上有巨大进步,部分评语:社会主义觉悟提高很快,迫切要求进步,能政治挂帅,明辨是非,个人服从整体。热爱劳动,在钢铁运动中苦干、实干、巧干,积极解了炼铁的通风问题。性格直爽,待人诚恳,能展开自我批评。学习有所放松,发动群众不够,工作欠主动,个人卫生需注意。

  1958年10月14日 

  提出人团申请

  1958年10月15日 

  杭一中开始在高中实行半工半读,一天劳动,一天上课(周一三五日)。

  1958年11月初 

  积极投身一中开始的“四红运动”(即号召同学加强身体锻炼)。

  1958年11月中旬 

  到杭州闸口电厂参加运煤劳动。

  1958年11月30日 

  高三(1)团支部召开大会,全票通过李缘山加人共青团组织。

  1958年12月初 

  参加高三年级科学研究组,研制光电池。因设备原因未成功。

  1958年12月14日 

  学校团组织正式批准李缘山人团

  1958年12月31日 

  高三(1)班召开班会,李缘山发言畅谈一年来的学习生活,和内心树立的理想:做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普通劳动者。

  1959年1月 

  获1958年思想好、学习好、劳动好三好积极分子奖励。

  1959年3月 

  制定全面跃进规划

  1959年3月26日 

  参加少年田径等级运动员测验,铁饼成绩33.5米,标枪48.77米,均达到少年运动员标准,并打破全校记录。

  1959年4月 

  在杭州市第一中学第六届体育运动大会上获男子少年组铁饼(1公斤)第二名。

  1959年4月 

  在杭州市第一中学第六届体育运动大会上获男子少年组手榴弹(500公分)第二名。

  1959年7月 

  从浙江省杭州第一中学高中毕业。

  1959年7月27日 

  高三(1)班最后一次集体活动——离别晚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平湖秋月的草坪上举行。

  1959年8月5日 

  政工人员来医院外调了解李缘山亲属的政治问题,为其留苏做准备。

  1959年8月22日 

  高考第一批录取发榜,获知自己被留苏预备部录取。

  1959年9月19日 

  收到招生委员会通知,体检已通过。

  1959年10月-1960年8月 

  到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

  1960年9月-1963年7月 

  到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留学,就读于东语系孟加拉语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有:孟加拉语言学、基础孟语、孟加拉文学、孟加拉语法、孟语会话、俄语、孟加拉文学史、南亚地理、印度(南亚次大陆)历史、印度人种学、梵文、英语、印地语、乌尔都语、巴利语(古印度的一种语言,现已成为佛教的宗教语言)、语言学、文学基础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苏共党史等。

  资料来源:httP://www.lsjP.sunbo.net/show_hdr.PhP?xname=AVFGGU0&dname=G7T8041&xPos=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第一版
   第02版:第二版
   第03版:第三版
   第04版:第四版
李次九寻踪(—)
李缘山校友的杭高三年
杭高人第三版03李缘山校友的杭高三年 2014-01-15 2 2014年01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