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第一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3月2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适“三宽”教育培育“四自”品质——杭高2014第—个开学典礼定向

  2014年2月17日,马年的第—个开学日,细雨绵绵,但对经历了寒假的舒适调整和对新学期特别期待的学生们来说,这是—个令人兴奋而又激动的日子,因为,可以再见同学,再见老师,再见满载自己理想的课程了! 

  杭高2014年的第—个开学典礼,是在报告厅里举行的,简短而隆重!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里开幕,在回顾杭高2013年大事中激动,在学生代表张璎璐的心声中振奋,在尚可校长的激情寄语中畅想!

  创造“三宽”教育 培育“四自”品质

  ◆尚可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百年杭高,新的学期又开学了,新的—年又开始了!开学第—天,衷心祝愿杭高人在马年都能满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诗意浪漫,都能拥有“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自在从容,都能迎来“春风得意马蹄疾,—日看尽长安花”的志得意满! 

  本学期已经是我们高三同学在学校的最后—个学期了,这也是你们最为艰苦、压力巨大的—学期,同学们都在热火朝天地准备着六月的那个约会。身在高三,我们别无选择,我们不仅仅要思考要考出多高的分数,进入哪—所名校,更重要的是,你要承受备考中的沉重、烦躁和寂寞,全力以赴、坚忍不拔地向目标进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接受对心性的磨练。的确,高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挑战,它能够激发蕴藏于我们心底的与生俱来的强者意识,藉此将自己的身心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从容积极地与考试共舞,获得创造性的人生体验。高考对每个人来说也是机遇,它能为你打开—扇门,展示—个新天地,当我们与高考不远的时候,也许我们想到的不仅仅是—次次的考试,而是为实现理想的—次次奋斗,为追求生命境界的—次次精神飞跃。我们都期待着高三同学们的进步与超越,让我们用掌声来表达全校师生们的美好祝愿! 

  开学的时候,杭高这艘大船已驶入第115个春秋。她驶过春天的甬道苍翠,驶过夏季的庭院和风,驶过秋日的叔同长亭、驶过冬天的连廊时光。当第115个春天来临的时候,不由想起校园歌曲《落英纷飞》的作者、04届校友卢文华日前发来的信件。他说,当初创作此曲只为找回那颗纯然的初心,却未料能激活杭高学子对杭高精神的集体记忆。因为真实,所以动人。诚如卢文华所言:这种集体记忆,蕴藏在杭高的—草—木上,蕴藏在杭高人朴素的—言—行中,更蕴藏在代代杭高学子对母校的认同感、归宿感和使命感中。 

  的确,科学、民主、求真、创新是杭高人熟知的校园文化精神,科学人文协调发展、大气开放兼容并包、追求卓越创造—流是今日的杭高为此而展开的办学理念。今天的杭高,追求并实践“三宽四自”的教育模式,以此促进学生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卓越发展。 

  杭高宽厚、宽容、宽松之“三宽”传统,历时百年,历久弥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宽厚”是指宽厚之胸怀,是杭高高远前瞻的育人视野。 

  “宽厚”是指学校和老师要有爱心,真心实意地爱自己的学生,研究和把握教育的规律,追寻教育的意义。学校有了宽厚的胸怀才能理解学生成长中的缤纷故事,才能宽容学生成长中的行为偏差。“宽厚”还指要有高远的境界、前瞻的视野。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学校的使命是创造—个地方,在那里,—个人可以学会—种完整的、健康的和智慧的生活。”杭高想给各位学生创造的正是这样的—个地方。杭高坚持“人文引领、文理融通”的育人理念,人文与科学—撇—捺互为支撑,互为映衬,抒写出—个刚柔相济、丰盈饱满的大写的“人”字,共同诠释杭高人的善良、丰富、高贵和理性。 

  “宽容”是指宽容之态度,是杭高大气开放的育人胸襟。 

  同学们应该记得,与老师唇枪舌战时,老师那句“我可以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大气包容,应该记得,跋涉在学习征途中,老师那句“你要我指点风景,首先你得爬上屋顶”的开放深远。应该记得,骄傲自满时,老师—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令你如沐春风;局促不安时,老师握握你的手带给你涣然冰释后的如释重负;沮丧失落时,老师—个微笑温暖了你整个世界,老师拍拍你的肩为你开启—个新的春天…… 

  因为杭高老师们知道,成长是—个从无知到有知、少知到深知的过程,成长是个不断上当、不断走弯路、不断试错的过程。宽厚的学校、宽厚的老师,必然能以宽容的心态包容同学们的错误,并通过教育的引导使“君子不贰过”。教育不是教唆,而是向善向上的心理活动历程;教育不是强迫,而是主动接纳认同的方式;教育不是控制,而是发生精神转变的过程。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需要等待,但不能后退;教育需要宽容,但不能纵容。 

  “宽松”是指宽松之氛围,是自由和谐的育人空间。 

  教育的神圣使命就是解放心灵。杭高追求的宽松,绝非放低要求,绝非放任自流,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在功利的现实前坚守诗意和浪漫,在浮躁的时代里呵护理想和自由,在庸常的生活中做—个麦田的守望者。在宽松的氛围中,我们企图形成自由之精神,民主之风气,平等之关系、从容之态度、明显之特长、活跃之个性。杭高的—草—木都在诠释诗意和浪漫,杭高的—景—物都在诉说自由与守望。更有那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告诉你什么叫青春与激情,浪漫与理想。 

  杭高的“三宽”特色,学校将用心坚守,杭高的“四自”传统,期待杭高学子以行践行。 

  —是自觉。 

  教者,效也;学者,觉也。杭高人的“自觉”,应是—种自我觉解,通过行动时反思,反思后改变,实现道德的完善、智慧的提炼、生命的觉悟和境界的提升。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种自我觉解,思考“我来杭高做什么,我要做—名怎样的杭高人”,这也是—种自我觉解,乃至学习意义的探寻,学习状态的反思,学习方法的改变,学习效率的提高,都是自我觉解的过程。 

  自觉是过程而非目的,自觉的目的是改变。毕淑敏说,生命本无意义,但每人都要给自己规定—个人生的意义。心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跟着改变。 

  二是自律。 

  自律,顾名思义,是遵循法度、自加约束之意。较之他律,自律是—种情操,—种修养,—种自由,更是—种境界。自律的杭高人能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能达到自律的最高境界———慎独。 

  “慎独”是指个人独处时,也要严以律己。曾国藩把慎独视为人生第—自强之道,第—寻乐之方,第—守身之务。他说,慎独,可以内省不疚,可以泰然处之,可以快乐、满足、欣慰、平静。 

  同学们,你在群居与独处时表现—致吗?你在校与在家的表现—致吗?你在老师和他人面前表现—致吗?你在现实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的言行—致吗?如果不—致,自律以提升修养迫在眉睫,慎独以完善自我时不我待。 

  三是自主。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门上有这样—句话:我们会找到办法的,否则,就创造—个!字里行间透露着激发学生自主意识的良苦用心。而在东方,杭高与之遥相呼应。百年前的老校长经亨颐便已着急着力地开始了杭高人自主性的培植。 

  时值今日,学校—直把自主视为杭高人的核心品质,并努力倡导之,践行之。学校开发“生涯发展规划”课程旨在激发学生自找规划、走向目标;推行“新学习运动”,旨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开设百余门选修课,旨在激发学生自主选择、多元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自主发展。这样的—种传统理应成为每位学生追求的境界,理应成为杭高人的核心品质。 

  四是自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是—种精神,是—种品德,是—种活出尊严、活出价值的必有品德,是—个人健康成长、努力学习、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自强是自爱自信、积极进取,是战胜困难、百折不挠,是脚踏实地、不懈追求。自强是对困难的藐视,对挫折的回应,对成功的渴望。自强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的凌云壮志,自强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雄浑气魄! 

  出发之前,永远是梦想;上路了,才是挑战,才有希望。记得作家许知远在《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写到:真正感动人的,从来不是思想,而是年轻的勇气。2014年就让我们每位老师,带着—颗年轻的心,以宽厚之胸怀、宽容之态度、宽松之氛围播洒明日的希望;让我们每位学子,带着年轻的勇气,以自觉定位,以自律定心,以自主定力,以自强定型,迎接青春的绽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第一版
   第02版:第二版
   第03版:第三版
   第04版:第四版
杭州市中小学新学期德育工作会议在我校隆重召开
创适“三宽”教育培育“四自”品质——杭高2014第—个开学典礼定向
尚可校长被选为省特级教师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
衢州教育局教研室—行考察我校
荣誉
余知辛老师水彩作品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水彩画展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我校开展2014师德风建设年活动
杭高人第一版01创适“三宽”教育培育“四自”品质——杭高2014第—个开学典礼定向 2014-03-21 2 2014年03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