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学生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5月30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筹备“英才文苑”展示馆,九旬老人捐赠170余件作品及藏品——
耄耊老人的拳拳“桑梓心”

  近日,鄣吴镇景坞村“英才文苑”展示馆开馆。不大的馆内,珍藏着170余件书画作品、有关文物及书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据介绍,这170余件作品及藏品的主人名为施景祥。说起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不仅对京杭大运河成功“申遗”功不可没,更献身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最重要的是,他也是土生土长的景坞人。那么,施景祥与“英才文苑”展示馆又有什么渊源? 

  现年91岁的施景祥少小离乡,却一生情牵故里,因对竹子有着特殊感情,自封雅号”古鄣一竹”。老人多年来致力于文化及自然遗产研究,在离休后,本该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却选择了历尽艰辛创办之江函授大学。 

  “施老从小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将自己写的诗歌、散文、书画作品及友人赠送的作品全部放在自己书房‘耕牛斋’里,而‘耕牛斋’就在村内,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委会有意将‘耕牛斋’搬到村里,通过筹建展示馆,成为美丽乡村的一个亮点。”景坞村村委会主任方有顺介绍,老人的三个晚辈也有此想法,于是大伙儿开始与老人商量,没想到施老一口答应。 

  从今年3月份开始筹建,短短2个月之后,展示馆正式开馆。从施景祥的多件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景坞村的影子。比如,老人在诗词《战火纷飞书生朗》中写道:“外庚里庚、石门坑,半壁河山日寇占”。因景坞村旧称“景峰”、“景吴”,故老人还专门写了一首《景吴》用来纪念自己的家乡。 

  此外,他的作品中还有关于村庄的历史变迁。一首《恨敌雪耻慰冤魂》大约有几百字,大概内容是说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追杀到景坞村后,无情地杀害了5位村民。从诗词的字里行间,可以读出施老的愤慨与憎恨。 

  老人的晚辈梁纪明告诉笔者,老人目前在浙江医院疗养,通过捐赠作品,不仅让自己的心血“落叶归根”,更满载着对家乡人的情怀。“他还为景坞村美丽乡村建设捐赠了万元,为昌硕小学写校歌,礼请浙江音协原秘书长谱曲、组唱、合成CD捐赠给学校。”梁纪明说。 

  方有顺表示,“英才文苑”展示馆开馆之后,不仅丰富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精神内涵,也激励着景坞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陈玉兰 

  施景祥:杭州二中高级教师。1925年生于吴昌硕大师故里:安吉鄣吴。抗日战争时期,愤然面对国破家残,立志报国苦读,靠救济读完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赖慈母叩借,自己半教半读,毕业于之江大学经济系。解放前参加工作,曾任杭州至海宁盐区工作队长。离休后,1987年任之江函授大学副校长(雷洁琼为名誉院长、原杭大校长陈立院士为校长)。多年来致力于文化及自然遗产研究,曾任陈香梅文化及自然保护研究中心副主席。研究涉猎面广,在国内外发表文史、教育等学术论文,多篇获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教师风采
   第03版:学生天地
   第04版:学生园地
教育,贵在心
耄耊老人的拳拳“桑梓心”
满江红·观胜利日阅兵有感
蝶恋花·旭明
点绛唇·楼兰泊
杭州二中学生天地03耄耊老人的拳拳“桑梓心” 2016-05-30 2 2016年05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