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之江读书节征文选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偶得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汉语言l30l 陈文莉

  俯仰之间,千年已逝,历史摩挲着时光,淌淌而过,一卷古老的文字联古通今,在我手中,不舍不释,一本字字珠玑的心得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骀荡春风,怡人心扉。 

  世人皆知——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交谈。《论语》是当之无愧的宝藏,而于丹教授对于《论语》的潜心学习与研究不仅带我们走进了论语的世界,也让我们看到了她身为一个虔诚的学者,身为一个人生的体悟者所至的境界。 

  《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是对于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上的记录,一字一句,与论语的体裁一样,是一本语录体心得。她凝练而深刻,隽永而诗意的词句让我感受到了《论语》的真诚,也让我感受到了《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的真诚,它凝聚了于丹教授学习《论语》,感知《论语》的时时刻刻,只有时间与心意的结合,才能让人看见真诚! 

  轻阖双眸,我仿佛可以透过氤氲的历史气息,望向遥远的春秋时代。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在那样的时空,古代先贤留下了为后世传诵的佳作。从于丹教授的讲述中,我感受到了孔子温暖人间的温度,看到了儒家弟子整编典籍的一丝不苟,相授学问的气定神闲。 

  于丹教授侃侃而谈,真理于她,如旭日东升,春耕秋收一般平常,对于我们,亦是如此。人生包罗万象,万事万物无不包含着真理的痕迹。《论语》之风吹过了悠悠岁月,如阳光一般无法掌握,却透过一个又一个人的掌心传递着温度,延续至今,历久弥新。 

  孔子立于华夏大地,用古老的语言吟咏,他有护周礼,兴周室,正伦常,守正道的理想抱负。他乐此不疲,脚踏实地,不辞辛劳,周游列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可敬可佩。 

  神近于天,圣近于地。李白洒脱逍遥,不拘于世;杜甫深知疾苦,心系天下。他们在世间体会人生百态,因此才有了真实可触的性情与为人称颂的品格。同样的,儒家先贤传递给我们的也是一份从土地中生长出的信念——真理并非从天而降,一蹴而就的。成就真理的过程是一个和缓,从容,值得憧憬的动态过程。就如我双手捧书,不愿放下,那份人生箴言,令人难舍难分。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才是真理,经不起咀嚼和探索的都是过眼云烟。 

  很多人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幸福吗?有人摇头,有人点头。很多人置疑,享受着物质成果的现代人怎么会不幸福呢? 

  其实很多人都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只建立在物质上的幸福,最终会为其所累。试问,精神世界怎么可以让物质来填充呢?古代贤人安贫乐道,如水心境,恬淡,安宁,他们身体力行的告诉我们居陋巷,不改其乐。快乐是一份心境,自然滋生,即便生活清苦,也甘之如饴,快乐与物质无关,我们怎么可以让心灵成为身体的奴仆呢?遑论让物质支配精神呢? 

  如今,强国林立,世界大体处于和平状态,那些为人所知或鲜为人知的武器装备力量骇人,如果因为利益,轻易点燃战火,后果不堪设想。《易经》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夫子谓勇者“义以为上”,二者如出一辙,“物”须以“德”以“义”辅之,才不会导致生灵涂炭,正如于丹教授所说:心灵的制约等于行为的规范。 

  令我记忆深刻的是,于丹教授在书中说人的视力有两种功能:一是向外看,开拓眼界;二是向内看,感受内心!不得不承认的是,现代人看外界太多,看内心太少了,所以才会遗忘了知足常乐的声音,被海市蜃楼般的虚幻名利所迷惑,谁想过,人生百载后,还剩下什么伴我左右,还有什么以之为继?我们该学习的是“箪食瓢饮”的心境,遇到挫折的时候旷达面对,“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良好的心态与正直高尚的品格,是我们对抗现代社会表现的虚荣繁华,以及保护我们的志气不被挫伤的内在因素,还是尤为重要的内在因素。 

  于丹教授是一个谦虚的学者,她娓娓道来,流露出作为读者的倾慕之情,表达了一个学习者对文化,对儒学的思考与崇敬,她说自己是从心得的角度感知《论语》,阅读这本书如同与儒士进行一次真诚质朴谈话,于丹教授的倾囊相授,淡时如水,浓时如茶,光阴沉淀,使人受益匪浅,收获良多。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是汩汩流入血液的虔诚,更是一种油然而生的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倾慕与神往。 

  我无法突破时空的限制亲眼看见《论语》中的字字句句,但是于丹教授的引导与解说,让我对《论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一个现代学者的文化素养也有所领悟。 

  一本好书如同明月,照彻空庭,纵使年华如水流逝,仍旧经久不衰。我想于丹教授传达给我们的是,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我们,应该有一份纯真的心意——与典籍相伴一生,用一生去体会典籍的深深蕴意,做一个追随者,学习描绘文化的模样,不求成就,只是为了文化的沃土,真理发芽,突破阻碍的那一场感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之江新闻
   第03版:之江读书节征文选登
   第04版:为省运会志愿者喝彩
读书吧
读书偶得
为什么不乌托邦!
生命之书
大学生寄语之江读书节
之江学院报之江读书节征文选登03读书偶得 2014-10-27 2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