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上看,俞秀松只比盛世同晚两个月入疆。盛世同曾回忆说,正是那年十月,第三国际代表王稼祥来新疆作报告,她也参加了,就是在这个会议上,她第一次看见俞秀松。
我相信,盛世才在对俞秀松的公开职位作了许多重要的安排之后,在私人关系上也是下足工夫的,他出面请俞秀松做他的小妹盛世同的家庭教师,当然是有他作为“新疆王”的策划安排的。
盛世才共有两个妹妹,大妹盛世芬嫁彭吉元。彭在新疆先担任地方法院院长,后调任新疆省银行行长,再调任新疆省财政厅长。盛世才调任国民党中央农林部长后,彭吉元调任为政务次长,跟随盛到重庆就任。
而俞秀松作为一名有着双重党籍的资深共产党革命军家,怎么可能不清楚盛世才的打算呢?他早已到了男大当婚的年龄,而盛世同也到了女大当嫁的年龄,俞秀松无论是成为盛家的家庭教师还是发展成盛家女婿,都是有可能投鼠忌器的危险之举。中外历史上曾有过多少这样政治联姻的事情,个人都情感生活,完全堙没在历史的滚滚进程之中。没想到我们的老革命共产党人俞秀松也遭遇了这样的历史境况。
盛世同当时还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正在中学上学,完全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她容貌美丽,性格坚强,参加了中学的反帝会、妇女协会和学联会,并担任了反帝会小组长和学联会监察秘书。(下转第3版)
(上接第2版)在工作上,她自然要和反帝会秘书长俞秀松经常接触,而在生活中,俞秀松作为家庭教师,除了经常去她家讲课、辅导外,还给她讲解辩证唯物论、政治经济学。这位少女就这样开始收到了马列主义的直接熏陶,也开始尝到了初恋的滋味。
俞秀松是南方人,说话带有很重的乡音,一开始盛世同听起来很费力,为此他们两人常比比画画。三十六岁的俞秀松十分欣赏漂亮活泼、思想进步的女弟子,他万万不可能想到,当年他与父亲击掌宣誓,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女性终身不娶,这个志同道合者,竟然在十五年后出现了!有一次,盛世同打开课本,无意中发现里面夹了一张照片,一看,原来正是老师俞秀松。翻过照片一看,只见上面是老师漂亮洒脱的钢笔字:“送给我唯一心爱的同妹,愿在愁苦中和你一道过活。你的松。”
相爱的人总想永远生活在一起,而盛世同因为自己年龄太小,不想过早地就丧失了自由,对她的老师是在敬仰爱慕之余还有所顾虑的。俞秀松对这位可爱的姑娘的这番志气自然很是赞同,在求婚时也曾一再表示:我是马列主义的信徒,找的是志同道合、思想进步的伴侣,我一定为你的自立创造条件。
家里老人开始并不看好这桩婚事,尤其是当妈的,一怕语言不通,交流起来有困难;二怕女儿以后跟女婿回南方老家,失去家人的照顾,生活上不适应。后来看到俞秀松在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优秀,盛世才也亲自出面做工作,而苏联驻新疆总领事阿必列索夫受斯大林的指派,也为此事四处游说,老人家才接受了这桩婚事。
爱情来了,什么也挡不住;爱情来了,什么也遮蔽不了。盛世同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俞秀松拉着她的手说:“你知道列宁和他夫人吗?”她说:“当然知道啦。”他又说:“你看,列宁和他夫人年岁相差很多,列宁长得又矮又不英俊,而他夫人很漂亮,但列宁晚年他夫人帮助他完成了不少革命工作。我也比你大很多,也长得不怎样,你又是那么美……你愿意向列宁夫人学习吗?”盛世同回答他:“我愿意向列宁夫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