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第二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5月3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成长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钱报“名校长面对面”,杭高校长尚可建议,孩子的人生目标应该高远

  杭州高级中学,在繁华的凤起路。这座历史悠久的学校,身处聒噪处变不惊。 

  “推开古朴的校门,是一条长长的甬道,曾走过鲁迅、李叔同等名家大师,俞秀松、施存统等先驱志士和姜立夫、徐匡迪等科技精英。我相信,有志于报考杭高的同学,将从这条甬道走向杭高,也将从这条甬道走向中国、走向世界。”富有浪漫情怀的杭高校长尚可,以一段充满诗意的话,开始了“名校长面对面”的讲座。 

  校长支招教育 不是教唆、不是强迫、不是控制 

  尚可校长和家长们分享了一个故事。 

  故事是“手机事件”。一位住校女生在自修室丢失了新买的手机,显然是其他晚自修的同学拿了。 

  该怎么处理?尚可说,当天晚自修结束前10分钟,政教处主任到自修室进行晚自修阶段点评,最后谈及当晚发生的“手机事件”,分析了学生“错拿”行为的性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都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未成年人发生行为偏差是可以被理解并被宽容的,重要的是能否直面过错,勇于改正,学校期待“错拿”手机的同学能主动将手机放到政教处。第二天一早,政教处主任开门,惊喜地发现,办公室窗边出现了那只手机和一张字条:感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恳请不要再追究一个有一念之差的学生。 

  “学生发生这样的偏差,作为教育工作者,重要的是以何种方式何种态度对待,促成学生的回归。这样的处理方式,既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护,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同时也为了唤醒孩子的自我反省意识和道德自律意识,从而使学生获得成长,走向成熟。”尚可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要实现孔子所说的‘君子不贰过’,那就要靠教育发挥作用了。‘学者,觉也。以反其质’,事件处理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学生成长的过程。教育需要等待,但不能后退;教育需要宽容,但不能纵容。杭高追求的,正是这种具有宽厚之胸怀、宽容之态度、宽松之氛围与平等之关系的教育。” 

  尚可说:“教育不是教唆,是学生向善向上的心理活动历程;教育不是强迫,是学生主动接纳认同的方式;教育不是控制,是学生发生精神转变的过程。教育是外在环境与内在教化相结合的过程,从这点上看,学校教育大有作为。”不管不行,管死也不行,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管,如何从“管”走向不管,从“教”走向“不教”。 

  家长提问 

  Q:尚校长,中考临近,您对复习迎考的孩子有何建议? 

  A:考前最要紧的,是要让孩子拥有最佳应试心态。我提四个建议。 

  1.正确归因。考生要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方法不当,安排欠妥,这样,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可为的,可变的,便会坚持不懈。 

  2.充满自信。影响考试结果的因素众多,如果信心缘于结果,会使心情起伏,不妨把信心、掌控力建立在每天的学习行动中。而学习行动是可控的,可累积的。考试是对我们每天学习状态的检验,我每天在踏实学习,每天都在进步,我便有足够的自信应对考试。 

  3.适度紧张。要保持专注与稳定的平衡。专注强调认知状态,要排除杂念、杂事、琐事、闲事,要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稳定强调情绪状态,要恰当看待面临的困难,不心烦气躁,做到内心安宁,思维有序,学习便高效了。要摒弃能不能、行不行的纠结,增强还可以做什么、怎样做得更好的正向暗示。还要以适量温和的运动、高质的睡眠以及有效的人际沟通,来保持自己稳定的情绪。 

  4.时间优化。必须明白每个人不是需要有多少时间来复习,而是怎样高效地复习。可以采用文理交叉、即时训练、定量练习、先难后易、先纠错后更新等方法进行时间优化。 

  Q:孩子学习动力不足,怎样才能让孩子具有持续而强烈的学习动力? 

  A:要让孩子拥有强烈的学习动力,人生目标的设定是重中之重。 

  孩子的人生目标必须高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动力就有多强。我讲一个“一匹马和一头驴子”的故事。在长安城西磨坊里,有一头马和一头驴,是好朋友,马在外运送东西,驴在屋内推磨。贞观三年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前往西天取经,17年后马荣归长安,会见驴子朋友,马所经历的神话般的际遇,使驴大为惊异,“你经历了那么丰富的见闻,走了那么遥远的道路,我想都不敢想。”老马说,其实我们跨过的距离大体相等,当我向西天前进时,你也一步没有停止。不同的是,我和大师心中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始终在前进,而你被蒙上了眼睛,一生围着磨盘转,永远也走不出狭窄的天地。 

  孩子的人生目标必须清晰而长远。清晰而长远的目标,是人生获得持续动力的源泉。 

  孩子的人生目标还应科学分解。我讲第三个故事。早在1984年,在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冠军,当有人问他凭什么获得这样的成绩时,他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就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了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过去了。 

  可见,实现人生追求要分解自我的野心,把大野心藏于灵魂,让小野心付诸于行动,小野心不断实现,大野心就越来越近,动力便会越来越强,自信也便会越来越强。 

  (摘自《钱江晚报》记者章咪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第一版
   第02版:第二版
   第03版:第三版
   第04版:第四版
(一)杭州网高中校长公益系列讲座杭高考场举行
(二)成长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先烈之血 主义之花
杭高人第二版02(二)成长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2013-05-30 2 2013年05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