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第一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7月0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2年浙江省文状元谈杭高

姜动在杭州虎跑寺出演青年李叔同

  编者按:5月6日上午,在Q上收到一毕业学生的留言:“老师去看看这篇文章,正能量呢!”并附有一链接网页。打开一看,是19楼上的一篇题为《也谈我的杭高》的文章,作者实名,是姜动。仔细阅读后,非常感动和赞服。经辗转联系,知其于5月5日深夜蹴就此文,并上传于杭州19楼中学教育论坛。随即跟帖者数量迅速增加,被19楼编辑选中置于网站首页头条新闻。经姜动本人同意,特转载于此,供杭高人共阅。 

  也谈我的杭高 

  写这篇文章一部分是出于对爽约了杭高校庆约稿的愧疚;更重要的是,进入大学以来渐渐发觉大学与高中最大的不同是经历越来越多的选择和放弃,从一年来亲身体验的或是旁观的经历中倒也得到了一些感悟。每一个昨天都成就了今天的我们,杭城的高中可谓是特色鲜明,我谨想就我了解的母校和毕业一年来新产生的一些想法与各位交流。 

  我知道,在这样敏感的时期似会有“打广告”之嫌,所以我希望能尽量做到客观真实,从而能为这个关口需要做决定的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当然,由于我经历有限,很多事情也同样是“听说”,因此如有不实或夸张成分,希望各位指正。 

  在网上总能看到一些偏激的言论,他们对杭高的负面评价大致归结有二:一是学习抓得不够紧,升学率让人不满;二是杭高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素质教育”,人文底蕴已经被提到让人生厌。但以我的经历看,这两点,都是有些失真的。 

  先说成绩。我手上的资料远不如19楼里一些神通广大的家长多,我仅拿我亲身经历的一些数据说话:第一,我首先承认我的“状元”有运气助力;第二,论总体,在高三以来的数次市级、校际考试(包括两次五校联考、一模二模)中,我们基本都是文科第二、理科第三的位置,尤其是以往作为劣势之一的文科数学在包括高考的考试中也基本是前二的,我们班高考平均分超过了130。第三,论尖子生,我对文科班的情况了解得更细致一些:一模市前三我们有两个,市前20我们有六七个,二模我记不太清了,基本差不多。而高考,我左边的同桌去了清华,右边浙大,坐在前面的同学录取上海交大。我们关系也很不错,建立了微信群直至现在也经常联系。(下转2版)

  (上接1版) 

  再说素质教育。 

  首先,是不是素质教育就是成绩搞不好的遮羞布?是不是抓得紧的学校就不能谈素质教育?绝不是。就拿北京和上海升学率最好、抓得也颇紧的人大附中和上海中学来说,他们的毕业生在综合素质方面也非常优秀,在很多时候让我自愧不如。 

  其次,杭高的素质教育是怎么搞的?这个我之后再提。 

  最后,素质教育和高考有多大程度的冲突?我私以为很多时候学校和家长是言过其实了。其实这两者之所以冲突的逻辑结点在于时间。也就是很多人认为,学习要好当然要投入大量时间去“刷题”,而素质教育挤占了时间,成绩当然就下滑了。这个关系是有的,但并不如我们想的那么强。我不想在这里探讨这个问题,这是每个人在学习生活中要权衡的。但是我想在这里驳斥一种“高中先好好学习,能力什么的等到大学再锻炼不迟”的观点,机会是留给准备好的人的,试想如果一个学生的高中生活只是充满了习题和考试,那么到了大学,实践展示的机会、学生工作的机会、上台表演的机会等等,凭什么留给一个毫无经历而不是之前就已经擅长的人?拼爹除外。 

  以上是我小小地为两个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点松松土,因为事实没有那么简单粗暴。接下来我想谈谈我和杭高的故事,因为我想,如果你有兴趣继续读下去,恐怕这篇文章唯一的吸引点就在于我亲身经历过。 

  记得有杭高的学弟学妹来问我,杭高精神最重要的是什么?我几乎脱口而出:是自由。许多家长一定开始忍俊不禁,小孩子谈什么自由,高中阶段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学习才是王道。是的,自由这个词现在似乎有些被用滥了,我们联想到的自由似乎总是缺乏理智的盲目和幼稚。或许又有人说,现在杭高的作业也很多,天堂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我说的自由,是生活主题的自由、生活重心的多元和生活环境的宽容。说来有趣,当我和很多在我眼中苦到不行的学校的毕业生聊天的时候,他们都表示其实他们高中完全不苦,挺自然地就走过来了呀。我没有经历过,无法评判。但我可以体会到的是,我高中生活的主题不是单一的,我们做的一切事情,不仅是围绕高考二字的。 

  那杭高的生活主题怎么体现自由与多元呢?举三例:一、我们每节班会课都会一起讨论社会热点问题,比如日本地震后,对网民截然相反的态度如何分析与评价;再比如高中生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二、二模前的一次年级讲话,我本以为年级组长会大谈特谈应该如何好好复习准备迎考,甚至已经做好了不耐烦的表情。事实却是年级组长给我们算了一笔亲情账: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陪在父母身边,由此告诉我们,趁离家求学前要多陪陪父母。这次讲话对我至今受用。三、我在和北大其他同学聊天时,他们常谈到他们的老师甚至是校长早早地就锁定了可能考进北大清华的人选,对他们如何“特殊关照”,如何“悉心栽培”,甚至如何制造机会让他们拿到加分等等。我则似乎完全没有这样的“待遇”,我很感念这种空间,这是一种教育视野上的大气。 

  事实上杭高的“自由”已经深入人心了,不需要我来论证。我想大部分人的问题是,高中生难道不应该有人管教着好好学习?干嘛要什么自由? 

  首先我想谈谈我在大学的观察。大学同学的发展路径大致是四种: 

  一是多元型,他们进大学前就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用自己独特的努力去实现,在这些同学里,有致力于青年公益、只身前往尼泊尔进行NGO调研的,有大学创业、在毕业前就自食其力的,当然最普通最实际的就是———他们至少知道自己喜欢、适合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什么职业,想过什么生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能真正择其所爱、爱其所择。要知道哪怕在北大光华,大部分学生甚至根本不知道商科是什么,仅仅是因为高考成绩好、听别人说商科赚钱才来了光华,我对这样的人持保留态度。 

  二是主流型,这些学生在高中就被认可,从小担着班长甚至是学生会干部,在大学也继续做着学生干部等主流工作。他们往往目的明确、简历漂亮且符合“大众审美”,他们努力地使自己在别人眼中更加优秀。 

  三是学术型,他们身上有一种强烈的惯性,继续像高中一样埋头科研、学习、刷题。我曾经问起一位省理科状元,支撑他起早贪黑疯狂学习的动力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如果不考个好成绩,那我还有什么目标呢?他们的绩点好是自然的,而且很多人确实在学术方面很有想法和造诣。 

  四是颓废型,沉迷于dota等游戏的学生在北大也是存在的。 

  哪一类好?人各有志。按西方的人才评价体系也许是第一种好,想进体制内也许是第二种混得开,脚踏实地搞科研显然是第三种适合,哪怕是第四种,人家幸福指数说不定高到爆棚我们还不知道呢。而就我观察,上海和北京的名校高中生比较接近第一种,杭高学生介于一二之间。 

  再回到主题上,杭高的这种自由带给我最珍贵的东西,就是让我能尽早开始自我认知。认识自我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没有高中的空闲从而能时常阅读各类杂书杂志,我怎么能认识到什么是我所爱?认识自我是需要宽容的,如果没有老师对我们梦想、兴趣的支持,我们怎么学会做决定做选择?这种选择和决定的能力,在资源多且乱的时候,往往就主导了一个人的发展方向,我们当然可以永远听着别人说什么东西“好”便去做什么。但我不希望如此,我在进入大学前就告诉自己,一来我不做学工,虚与委蛇的人际交往不是我想要;二来我在保持成绩前20%的前提下花越少时间在课本上越好,读书是学习的一部分,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 

  一个多学期过去了,这两个决定我至今没有后悔。杭高学生对自我的体察确实是领先且深入的,拿一个小例子说,我几个高中同学的日志曾几度在北大朋友圈里被疯狂转载,我不禁多次感慨“又从大学同学的分享里看到了高中同学的日志”。 

  杭高的自由就是如此简单,它是帮我们把本就不该属于我们的重负挪开而释放出的多一点空间,是不帮我们安排好而归还给我们的选择余地,是不强加给我们而耐心等待成长的多元价值观。因为自由的背后是自我观察。只有时间允许、权威让步、外界尊重,才可能让人有呼吸地体察内心而不被陈规干扰。即便尚且幼稚、简单,我也依旧相信必须尽早亲身经历这个过程,才能真正地在自己选择而非别人预设的道路上坚定地走得颠簸。至于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观察,看看身边不同的同学眼睛里有没有光彩、有怎样的光彩便知道了。 

  我想说的第二点是视野。如果说自由和宽容的环境让我更早地深入内心,那么杭高先行的教育视野则是教我们如何思考我们身处的世界。我拥有一个神奇的六人小组,我们品趣相差甚远,每日热衷争论时事政治却也尊重异见。所以直到现在,我仍能清楚地记得从第一次读到“公民精神”这个词到用关注的姿态来试着参与脚下的世界;从最初的专家云我亦云到现在看到时评文章能够偶尔皱皱眉;更记得那时候充沛的激情和幼稚的理性。因为杭高告诉我,我们脚下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中国;我们是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我们有光明,它就不黑暗。 

  而且不止是记得,这种参与感和责任感已经烙在了我们的血液里,挥之不去。一位师兄告诉我,北大能教会我们的是如何更加科学客观地去思考这个世界,但是你要不要去思考这个世界、你要不要参与我们的时代,这应该是我们进北大前就已经形成了的。因为热情总是随着知识的积累反而消退。在这个功利主义盛行、成功学占据视野的时代,我们坐在“和谐号”这辆列车里飞奔向前,却往往忽视了最简单而本质的东西。 

  一个大学同学跟我聊天时提到,在上学期某社会事件爆发时,人人上充满着对成绩和考试的担忧(那时正值北大考试周),只有寥寥几人对此表示了关注,他便从那时开始觉得有些人身上的某些东西是特别的。而在我的人人页面上,尽管北大同学毫不关心,但是杭高学生一波又一波地转载、评论、声援抑或是理性的思考,都让我觉得我并不孤单。我想这就是杭高带给我们的气质。 

  同样,我不想给出优劣评判,你可以指责我们空谈误国,我们也可以告诉你们没有关注就没有改变。但我至少不想成为“冷漠的精英人”,我坚信每个青年、每个公民都有合力改善社会。我想我们不仅需要收获分数,更重要的是收获思考的力量——这才是真正是大气磅礴的力量。除了思考,亦有实践。我自己正在尝试推动一个创新型公益项目,从我和公益圈的一些青年人交流相处的过程中,我同样体会到某种相通相近的气质和精神。 

  我特别喜欢梁文道在一次访谈中的一句话。有人问他,中国大陆的学生最缺乏的是什么? 

  他答道,缓慢、有距离的自我观察和不急躁的逻辑思维。 

  自由给了我们自我观察的可能,视野让我们有了思考的勇气和力量。这是杭高带给我最重要的财富。 

  不知不觉唠叨了这么一长篇,我希望我描述至此还大体是客观可靠的,倒也不至于耽误了谁的选择。希望每个人可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择吾所爱、爱吾所择。 

  也许以上的文字不如谁预想的那么“实在”,又或者觉得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我知道有耐心读到这里的你,一定明白。祝好。 

  姜动

  2013年5月5日于燕园 

  编者后按:本文题目引自19楼。青年时报5月8日A4版整版刊载,并于5月9日再刊《<也谈我的杭高>后续》,发表题为《姜动同学<也谈我的杭高>引起热议,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赞同文章观点,要向全省校长推荐》的文章。以下选刊部分文字。 

  时报讯(记者 严斐)昨天,时报推荐了一篇名为《也谈我的杭高》(青年时报5月8日A4版)的文章,去年浙江省文科高考分数最高的学生姜动,以他自身的高中经历,阐述了高中自由的学习环境,所带给他的视野,以及对自我的认识等。昨天,杭高的师生在校园内都在讨论自己的读后感。李军良老师在办公室拿着报纸说,杭高学生的思想确实是很自由的,有时敢叫板老师。至今,他仍记得自己被班上学生“批评”的经历———下班回家过红绿灯时,因斑马线被车子堵住的缘故,不得不绕着车子走,这一绕路使得他没能及时在绿灯的情况下顺利走过马路,给人一种“闯红灯”的“错觉”。“当时这一幕被站在路口等待绿灯通行的杭高学生陈默看到,这位同学当时立马就对我说了一句‘李老师,你是杭高的老师,是不应该闯红灯的’。”李军良回忆,这件事至今对他仍有很强的警示作用,过马路时,如果看到红绿灯开始倒数,他都会宁愿多等一些时间。 

  时报的不少读者,虽然没有在杭高读过书,感受上不如杭高师生那么深,但是,他们看后很受启发,同时也有焦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第一版
   第02版:第二版
   第03版:第三版
   第04版:第四版
2012年浙江省文状元谈杭高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杜玉波 —行来我校视察指导工作
同济大学校长来我校与学生面对面
我校师生完成第11次访美交流活动
我校隆重举行2013级保送生特长生开学典礼
杭高人第一版012012年浙江省文状元谈杭高 2013-07-02 2 2013年07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