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做到文以载道,只有引起了受教育者情感的共鸣,将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才能在思想深层产生感化效应。”这是白羽老师的座右铭,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在他看来教书育人不仅是工作,更是自己毕生的事业。
在教学中,白羽老师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培养,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知能力。“只有学生真诚感受到的东西,他们才会感兴趣。”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白老师善于不断地以社会热点材料为背景创设提问角度,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对基础知识能灵活运用,从而使同学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在他的课堂上不时会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学生在课后与老师继续交流、讨论,给老师发短信息,感谢老师解开了自己的疑惑,树立起了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一位学生在短信里说:“老师,您的课上得真的很精彩!原本以为思想品德就是枯燥的原理,真想逃课。可在您的讲解中,让我重新审视了大学生活,开始思考我的人生”;还有一些学生课后主动找老师讨论一些社会话题,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说:“过去讨厌政治课,所以,对于书上所讲的大道理,我们都不感兴趣。现在,我们觉得是该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了。”
白老师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思政课教师,更是我校知名的心理辅导教师。16年来,白老师坚持为学生做心理咨询,一对一咨询辅导学生达1000人次。在实际工作中,白羽老师坚持正面教育,坚持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他主持开设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被评选为2013年省德育精品选修课程。出版的《改变心力——团体心理训练与潜能激发》一书,已进行了第5次印刷。
白羽老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以高尚的师德、严谨的学风、广博的知识教育影响学生,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在“助教导师”工作中,指导近20位青年教师和辅导员;坚持为学生上党课,宣讲“科学发展观”,组织指导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四川地震之后,他先后两度赴灾区,进行灾后心理援助和灾区中小学心理辅导骨干教师培训。近5年来,他先后在社会上举办公益讲座、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累计近百场次,在社会上产生较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