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自贸区这一概念再度兴起。所谓自贸区,又称为对外贸易区或免税贸易区,是在关境以外划出的,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允许港内或区内进行商品的自由储存、展览、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促进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的一个区域。一般建立在一个港口的港区或邻近港口的地区,它实际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
自贸区这一概念自去年设立上海自贸区后迅速兴起,此后天津自贸区,福建自贸区等也相继建设并申报设立,目前正在批复阶段。这是中国的自贸区,然而往大了说,就是国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甚至是全球的。
2014年11月APEC峰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峰会,中国主动出牌,其中一张便是提出加速建成亚太自贸区,迎战TPP的围剿。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贸易额占全世界第六位,GDP全球排名同为第六,然而到了2012年,中国首度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然后接着又超过日本,成为全世界第二大GDP国,由此可见中国加入世贸之后的飞跃发展。面对中国的高速发展,美国自然会采取一系列策略,其中一个便是美国搞了个“太平洋贸易伙伴协议”,简称TPP,其有较严苛的加入条件,即第一二三产业必须无条件地完全开放,中国自然是被排除在外,就拿金融业来说,我们的金融操作水平远远达不到国际水平,完全开放面临巨大风险,合理方式自然是逐步开放。那么TPP建成之后,对中国有何影响呢?TPP的12个国家,他们的关税是零关税,由于中国被排除在外,中国和他们之间的贸易交易必须付高关税,这对中国产品竞争力的削弱可见一斑。有数据显示,TPP一旦建成之后,每一年中国的出口将因此而损失1000亿美元,而美国呢,可以增加1910亿美金,这是一个最直接的冲击,而这次APEC会议,提出加速建成亚太自由贸易区便是应对TPP的围剿。亚大自由贸易区包括21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比重高达57%,远远大于TPP的37%。此后在APEC会议结束时,中国发布公报称2025年建成该自贸区。不设任何先决加入条件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无疑重重反击了TPP。
从自贸区可以反窥,中国正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善于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此后,面对一批批自贸区的开放,以及自由贸易的签订,中国定能漂漂亮亮走出去。